索 引 号 | 113708007381606177/2022-05250 | 公开方式 | 主动公开 |
发布机构 |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 | 组配分类 | 草案解读说明 |
成文日期 | 2022-10-05 | 废止日期 | |
有效性 |
《关于推进全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(草案)》有关情况的说明
一、出台《意见》的必要性、政策依据和起草过程
近年来,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,已成为延长农业产业链条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要树立大食物观,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;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“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”;11月12日,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推进全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(鲁政办字〔2022〕138号),为下一步全省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进行了安排部署;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、分管领导高度重视预制菜产业发展,强调要抢抓当前预制菜产业发展“风口”,制定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,尽快形成竞争优势。
为贯彻落实省、市决策部署,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广泛调研,了解掌握我市预制菜产业有关情况。从产业发展看,预制菜产业有三方面突出优势,一是在制作过程中,将厨余垃圾提前集中处理,降低了环保成本;二是预制菜食用简便快捷,节约了时间成本;三是预制菜规模化、标准化、机械化生产,降低了生产成本。从我市情况看,具有发展预制菜的基础和条件,一是原料供应有保障,粮油、果蔬、禽蛋、水产品等产量较高,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原料。二是已有相当数量的从业企业。据初步摸底,我市现有预制菜相关市场主体约600家,规模以上预制菜加工业约200家,兖州樱源、泗水鸿润、金乡鑫诺等已成为预制菜龙头企业。为抢抓产业发展机遇,引导产业快速发展,需要从市级层面出台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。
二、《意见(草案)》的主要内容
《意见》共3个部分、13条具体措施以及1个附件。
一是总体要求。充分发挥我市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,坚持市场导向,注重文化赋能,加强科技支撑,加快链条布局,完善产业体系,到2025年,全市预制菜产业市场主体数量达到1000家、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。
二是加强政策扶持。共10条。聚焦原料生产、预制菜加工、招商引资等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,夯实产业发展基础,梯次培育预制菜优质企业,强化延链补链壮链,加强招商引资,提出建设绿色优质原料供应基地、培植预制菜加工企业、开展预制菜产业精准招商等3条措施;针对预制菜市场销售特点,培育具有济宁明显地域特色、文化特点的预制菜产品和品牌,坚持区域化布局、差异化发展,避免重复建设、同质竞争,提出培塑预制菜品牌和引导预制菜产业集群集聚发展2条措施。围绕推动预制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,加强科技创新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、物流运输配合和多维市场开拓,提出支持预制菜企业研发平台建设、加强预制菜产业质量监管、支持预制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、拓宽预制菜销售渠道4条措施。同时,为发挥行业协会在信息资源共享、政策研究解读、发展形势分析、产学研用合作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协作等方面的独特作用,提出成立济宁市预制菜产业发展联盟1条措施。
三是强化保障措施
共3条。明确职责、压实责任、突出实效、推进落实,从强化组织领导、强化要素支撑、强化政策支持三个方面,聚合各类资源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附件是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协调机制,拟请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任总召集人,统筹谋划全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布局、规划落地等事项。
文字版:关于推进全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.docx
PDF版:关于推进全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.pdf
征集反馈:关于对《关于推进全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征求意见的反馈